湖北十堰张湾区"五大建设"提升基层党建活力

来源:党建网    日期:2017-11-24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今年以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牢牢把握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围绕农村、社区、机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五大领域,全面启动“整区推进”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农村红色堡垒、城市红色家园、机关红色先锋、新经济组织红色引擎、新社会组织红色纽带五大建设,促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战斗堡垒,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农村,建设红色堡垒,引领脱贫攻坚。统筹抓好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深入实施“头雁培育计划”,扩大“能人治村”示范带动效益,吸引一批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到村任职,选聘一批本地企业家担任村发展顾问,同时通过内培、下派等方式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定期开展履职尽责情况检查督办,对不胜任的干部坚决及时调整。加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村主职干部工资由区财政足额预算,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适当提高村副职干部工资水平。工作经费在2017年每村4万元的基础上连续三年每年递增1万元。对所有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三年内完成33家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计划,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在社区,建设红色家园,创新社会治理。在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实现党员活动和管理的便捷化、有效化。在抓好社区党员QQ群、微信群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加快普及推广社区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学习内容,满足党员学习需求,让党员经常受教育。加强社区干部队伍专职化管理力度,严格社区干部准入,根据岗位及人员情况,定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每个社区财政预算工作经费提高到每年30万元。建立行政事务进社区准入制度,全面清理职能部门委托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事项,按照费随事转要求由委托部门提供必要经费和工作条件保障,增强社区服务管理效能。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三年内完成18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计划。

在机关,建设红色先锋,打造过硬队伍。以党的建设统领一切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互促互进。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抓实“双十星”争创,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建立循环指导督导机制,健全检查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全面规范机关党组织设置及换届工作,加强机关党务干部培养,严格落实党务工作者配备要求,全面推行专职专责。以“红旗党支部”、“五好党小组”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整治,提高机关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全部达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资料、有制度要求,推动机关党员真正做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做在实处。

在新经济组织,建设红色引擎,推动转型升级。运用基层党建整区推进“百日攻坚”行动成果,撤并一批“僵尸”党组织,整合一批疲软散党组织,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联建等方式,实现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以党建为引领把人才工作与新经济政策融合起来,建设新经济产业聚集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区、人才工作示范区。加强对生产经营骨干、技术骨干和一线职工等重点对象的培养,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围绕企业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和“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育力度,将其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至少组织1次集中培训,以党建工作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在新社会组织,建设红色纽带,打造圈域党建。加大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力度,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员,重点加强楼宇、商圈的党组织覆盖,条件成熟的单独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依托村(社区)组建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新社会组织人才集聚、信息灵通的优势,引导机关、社区等其他领域党组织与新社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结合行业特点、党员特长,把每名党员编入一个圈域志愿者服务组织,持续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党员在工作日及参加社会活动时一律佩戴党员徽章,强化党员意识。注重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以“党建+互联网”“智慧党建”等信息化手段,经常性组织圈域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实现深度融入、无缝对接,在引领企业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