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为补齐城市“短板”献策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0-07-16 浏览量:
西宁发展中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进一步补齐西宁城市功能短板?如何加快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努力让幸福西宁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日前,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市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人防办、市供水集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赴师范大学片区地下综合管廊、海南路加压站、第四污水处理厂等地开展了深度调研。
“要为党委政府提供真实有价值的意见建议!”——7月15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段发达在主持召开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公共服务弱项专题协商会上提出要求。随即,委员们围绕补齐城市短板讨论协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找短板
水资源匮乏问题较突出
西宁市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西宁市现有的供水系统也受水资源影响深远,加上城市历史发展因素,形成了目前多源头、多供水单位的格局,使得水源管理、区域协同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开方子
出台供水专项规划
市政协委员、九三市委建设支社主委:李海青
在着手供水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建议政府拨付专项资金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供水专项规划,深度挖掘现有“引大济湟”“引黄济宁”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与完善度,从水源调配、城乡供水等多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同时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城市水资源统一配置,实现水系统“一张蓝图”,切实缓解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供水系统可持续发展,使城市整体规划建设与供水规划建设相协调,供水管网布局更合理,为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提供基础保障。
找短板
“空中蜘蛛网”不同程度存在
为了杜绝“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目前,西宁市累计建成48.56公里、17条地下管廊,供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及热力等管线累计入廊总长69公里,已投入使用40.43公里,但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国家及地方尚未出台管廊验收规范,管廊收费标准未纳入省级定价目录,各管线单位入廊意愿不主动,已建成地下综合管廊尚未发挥整体功能及成效,“空中蜘蛛网”现象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开方子
市政网管建设单位尽快“入廊”
市政协委员、农工市委副主委:李明辉
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用于敷设电力、燃气、供热、通讯等市政公用管线的公用基础设施,综合管廊建设是幸福西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本是在城市的新建道路或者道路改造工程中建设,建议将中心城区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纳入“十四五”建设规划,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排水雨污分流改造、市政道路建设逐步实施。另外,如何让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尽快发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议积极引导市政管网建设单位尽快“入廊”。
此外,委员们还围绕交通拥堵、雨污分流等城市病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