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中区:党建引领构筑抗击疫情“防护墙”
来源:青海党建 日期:2020-02-24 浏览量: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城中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探索切实有效的党建引领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使防疫工作看得见部门支持、看得见街道责任、看得见社会力量、看得见群众参与,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基层“防护墙”。

2月4日,仓门街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李宏芳为辖区居民测量体温
整合社区党员、专业医生、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四线”力量
仓门街街道党工委广泛动员、协同联动,走出一条党员线、专业线、志愿线、群众线的“四线”联防联控路径。
“戴口罩,勤洗手,免得病毒跟你走;人太多,不聚会,千万不要扎堆堆……”石坡街社区退休老党员马孝成“全副武装”正拿着小喇叭穿梭在小区楼院里宣传防疫知识。在仓门街街道辖区60个院落内,处处都有党员的身影。疫情发生以来,马孝成等20名党员志愿者陆续来到石坡街社区,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承担着值守外来人员劝返点、宣传防控知识、招募志愿者、协调防控物资、卫生消毒等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石坡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韩丽本想利用春节假期好好陪陪家人,但接到疫情防控指示的她却一天都没有休息,从大年初一开始,她便和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一起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她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每天挨家挨户走访排查省外返乡、探亲人员居家隔离情况,每天上门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测量体温、宣传防控知识,密切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作为一名社区医生,这就是我的‘战场’,疫情就是命令,我责无旁贷。”韩丽说道。
“街道的志愿者们,你们辛苦了!”近日,在仓门街街道宏园一区“邻里牵手”微信群里,居民们接连发出50余条这样的感谢。志愿者钟芙丽回复道,“在疫情和群众之间,还有我们,大家不用客气!”仓门街街道党工委向社会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后,党员群众积极响应,经过简单的培训安排,包括志愿者在内的100名工作人员立即开始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值守小区出入口、排查登记外来人员、提着小喇叭“流动广播”防疫知识、为出行不便的群众“送货上门”、劝导居民出行戴口罩、正确投放废弃口罩到专业垃圾桶……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成了疫情防控线上的“最美守护者”。
这些天,在仓门街街道党工委的“邻里牵手”微信群中不少群众发出了这样的倡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疫情发生后,家住南关街4号的居民王继虎第一时间将自己去年购买的价值近3万元的口罩捐赠给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你们社区干部们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每天都在外面奔波工作,我做的这点事不算什么。”面对社区的感谢王继虎微笑着说道。万青天府餐饮公司负责人唐万青得知所在社区工作人员中午吃饭不方便的情况后,立刻和家人开始准备盒饭,免费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配送热菜热饭,用一碗碗热乎乎的饭菜温暖着社区干部的心。

2月4日,仓门街卫生服务中心韩丽医生和仓门街办事处工作人员陪同金座的武汉来宁隔离人员去体检
织密防控联动、带货跑腿、企业响应“三张网”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南川东路街道党工委“防疫情、送关怀”两手抓,织密防控联动、带货跑腿、企业响应“三张网”,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南川东路街道党工委联动区卫健局、社区、物业等部门单位,充分发挥网格化党建优势,以网格为作战单元,在社区网格员的带领下,对辖区进行地毯式排查,按照“小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在辖区8个劝返点对外省来宁人员认真摸排登记,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击”作用,切实做到底子清、动向明。
“社区要多走路,群众要少出门”兴旺社区书记杨金花说道。为了践行这一承诺,兴旺社区开通了24小时在线客服,成立“带货跑腿”小分队,在特殊时期加强党组织对居民群众的关心关爱,解决居家隔离群众的后顾之忧。“阿姨你好,我是社区的小夏……”一大早,兴旺社区工作人员夏欣蕾,带着奶粉、新鲜蔬菜和充好的水电卡来到武汉返宁居家隔离的张阿姨家中。“在这种紧要关头帮我们忙前忙后买东西,谢谢你们了!”张阿姨感激地接过夏欣蕾手中的物品。
“大家都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忙碌着,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也想要尽一点自己的力量。”得知所属社区要设置外来人员劝返点的消息后,青海道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主动搬来桌椅,为执勤人员熬制生姜红糖水、提供休息场所,为社区送来方便面、暖宝宝等爱心物资。大河职业培训学校党支部不仅为社区捐款,还积极配合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给奋斗在“疫”线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南川东路
抗击疫情,我们愿做“逆行”的战士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城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按照省市、区委指挥部工作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逆行”而上,冲锋在前,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1月21日,城中区疾控中心召开紧急会议,及时扩充并调动流行病学调查队力量奔赴抗疫前线。任务一来,犹如军令!这些鲜为人知的“隐形战士”,以最快的速度站在了抗疫战线最前沿,4个流调队迅速带上他们的“武器”,马不停蹄奔波于辖区各个定点检测医院,严密监测疫情,严格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全面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预检分诊等制度。同时第一时间赶赴发热患者和确诊病患密切接触者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行动轨迹和接触史,规范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筛查和处置工作,争分夺秒进行病毒采样,给抗疫战斗中的其他队伍提供数据信息。面对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隐瞒身份和接触史的情况,流调队员们不急不燥,耐心地做着调查对象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确保调查工作应询尽询、应查尽查。
1月21日起,4支抗疫流调队的同志们就没有休息过。他们有的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的家中有卧床不起的老人……但这时,他们都放下了自己的小家,顾不得需要照顾的家人,顾不得辛苦与疲惫,与时间赛跑,默默在最危险的一线战斗,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20多天来,他们先后开展180人次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人员样本95份。“早一分钟进行流调,就能早一点让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接受隔离和治疗,就能减少疫情传播。”城中区流行病学调查队第三组队长朱德成对队员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