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三聚焦”扮靓党员宣教“新”模样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3-08-07 浏览量:
近年来,西宁市委组织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宣传教育新路径,致力于运用新媒体服务党建工作,创新方式方法、丰富载体手段、拓展升级新媒体平台,为全市党员干部搭建全新的思想教育阵地。
聚焦政治引领
做优党建宣传“新阵地”
把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升级打造集“西宁党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今日头条等平台为一体的“两微多端”新媒体矩阵。打造政策传播新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及时性、灵活性的优势,每日固定转载推送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动态、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向基层延伸。全媒体、全时段、全覆盖推送中央、省、市委工作动态、相关资讯,确保党的中心工作在哪里,新媒体宣传就跟进到哪里。开设“党的二十大报告解读”“聚焦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西宁”等专栏,全面宣传和解读党的政策理论,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提供了便捷窗口。聚焦中心工作,制作“党组织书记专场交心茶座”系列视频等,充分展示全市各领域党建工作成效。创新升级“可视化广播”新阵地。主动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在原有“夏都好声音”党建广播栏目的基础上,新增“夏都好声音”短视频栏目,用精炼的语言、生动的画面第一时间将我市党建工作动态传播出去,完成从“听广播”到“看广播”的转变,吸引了更多移动互联网用户党员。目前,“西宁党建”各新媒体平台关注量已超15万人,影响力不断扩大。
聚焦丰富内容
打造党员教育“新课堂”
针对新时期党员阅读学习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学习资源,打造兼具灵活性和互动性的线上学习“新课堂”,党员干部可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充电。精准推送,搭建实用课堂。针对各单位周一、周五集中学习惯例,从全国、全省、全市层面梳理汇总近一周的时政要闻、重要会议及讲话精神等,结合实用的党务知识、课后小测试,在固定时段推送,同时解决了“学什么”和“学得怎么样”的问题,提高党员学习的精准性、实效性。交流共享,搭建示范课堂。注重引领示范作用,设置“他山之石”“基层巡礼”“党员教育优秀案例”等专栏,将各级党组织先进做法变为可复制推广的党建经验,有效促进交流学习和成果共享,引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陈出新,搭建灵活课堂。利用短视频“短平快”的特点,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解读业务知识,“30个知识点带你学习党章”“组工干部讲业务”等短视频,以场景化、精炼化的形式诠释理论政策、经验做法,真正做到了“内容精、形式活”。“打卡西宁红色地标”系列视频,通过“主播打卡”模式,沉浸式学习我市党史故事、展示我市红色文化,用“活”身边红色资源。
聚焦创新载体
用好党建学习“新媒介”
将载体创新与满足党员干部需求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图文、音视频、有声书等多种形式,打造易于接受、形神兼备、便于传播的内容。新模式,激活宣教新资源。依托MG动画,制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2023年西宁组织工作这么干”等微动漫,用生动鲜活的形式让理论政策可视化、形象化,让党建知识“活”起来,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策划推出“乡村振兴西宁行”系列视频,为乡村振兴插上新媒体的翅膀,助力产业发展,发布当天浏览量突破15万余次。多形式,满足学习全需求。利用有声书的形式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满足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党员的需求,让不同领域的党员可随时随地体验“订制化”指尖课堂。用皮影戏、青海花儿、平弦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形式,创作出系列鲜活生动的短视频,宣传、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升党教课件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党员教育覆盖面。微巡礼,拓宽教育新渠道。在全市范围内连续举办两届短视频大赛,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在党的领导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拓展了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渠道。截至目前,参赛作品累计观看量突破126万次,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党员教育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