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五大课堂”深耕党员教育责任田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1-11-23    浏览量:

  为进一步促进党员教育走深走实,西宁市紧贴自身实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脉党员需求,着力在夯基固本、守正出新上下功夫,不断更新党员教育工作理念,持续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的长效机制,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分层次、分对象开设“五大课堂”,全面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助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理论讲堂”全面系统学

  针对党员教育中存在的制度难落实、形式不灵活、成效难保证等问题,本着便于操作、灵活机动、务实管用的原则,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依托学习会,采用“大讲堂”的方式教育党员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构建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制定集中学习计划,运用集中培训、专题研讨、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党组织书记带头讲课,轮流领学,以上率下,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提升工作能力,真正使党员教育严起来、实起来。西宁市营商环境监督局把每周一晨读固定为集中学习时间,为每名党员配发党史学习教育“必读书目”,开展“夜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活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研讨,深入系统开展学习,有效提升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实效。


  “固定课堂”深入思考学

  全市各级党组织从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主动适应并引领新形势和新变化,采取专题讨论、心得交流、观看视频等形式,组织党员进行集中培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培训重要学习内容,切实增强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理解,提高党员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西宁市按照市级重点、县区普遍、基层党(工)委兜底分级培训模式,组织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党员进党校轮训、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共举办各类市级重点班17期,培训1500人,3月份结合村(社区)换届工作为换届后新任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两委”成员专题培训月,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600人,持续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党员意识,确保党员思想常新、跟上时代步伐。


  “情景课堂”联系实际学

  依托市级“党组织生活共享阵地”,突破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思路,采取“课堂+基地”的方式,推动沉浸式课堂成为广大党员学思践悟的打卡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教育阵地”,通过瞻仰烈士丰碑,现场参观理想信念馆和廉政教育馆,赓续红色血脉,感悟初心使命。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采取“沉浸体验式”“万人讲党课”等创新载体讲授党课,助推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青海力詹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的全体党员走进“西宁智慧党建体验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历史上的今天”“西宁印象”等功能板块中,通过使用数字化的视频、历史图片等方式,让每一位党员更加深入的还原历史场景,在亲身体验、现场感悟中学习党史、激发共鸣、增长知识、汲取力量。


  “流动课堂”及时跟进学

  针对街道退休党员多,部分党员由于年龄大、健康等原因行动不便等问题,积极创新学习新模式,几个小板凳,一面党旗,一群党员,一条横幅标语,“社区院落”立刻升格为“流动党课”的课堂。“流动党课”形式灵活,内容新颖,在党课配置上推行“点单+配菜”模式,“点单”是由各小区楼院党员、居民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法规、惠民政策、民生问题以及健康知识等方面提出授课意向;“配菜”是由社区党委研究拟订教学提纲,集中配送党课,以群众喜闻乐见地方式将学习内容进行“本土化”。城中区南川东路街道瑞驰社区积极培育和发掘社区干部、在职党员、退伍老兵等成立“民嘴”讲师团,开展“小马扎微党课”,以社区微党校为阵地,宣讲国家方针政策,传授理论知识,把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等转化成党员居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传播的通俗语言,让学习教育动起来、亮起来、活起来。


  “指尖党课”线上交流学

  依托党建群、微信群等平台,建立“指尖微课堂”,在“信仰的力量”APP上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推送专栏,每天及时更新学习内容,方便党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指尖微党课”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弥补了课堂固定学习约束,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分散、党员流动性大、活动难以组织、信息传递慢等问题,打造符合时代特点和党员需求的新形式、新载体,推动党员教育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湟源县申中乡党委依托“指尖微党课”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线上交流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实现学与做的统一,在微信工作群定期推送“学习教育重点解答”“党史小故事”“身边榜样”等学习内容,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短、平、快”的特点,让党员随时随地补足“精神之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