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疫”线冲锋员用行动诠释使命担当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1-11-07 浏览量:
连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湟源县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中坚力量的各类志愿团队,强化“微视频”“大喇叭”等媒介在防疫宣传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网格化”防疫管控机制,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以坚毅的态度和饱满的斗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中,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合力。
主动请战,“小团队”蕴含大能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继全市出现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发布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者招募公告,115名党员干部主动请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配合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部门单位开展便民服务、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物资发放等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县邮政局党支部24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带头请战,投身于疫情防控期间全县蔬菜配送、药品配发等工作,全力抗击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来自全县不同领域的125名党员干部分布于3个重要卡点检查服务站,在临时党支部的统一指挥下,奋战在基层最前沿,守护着一方群众的健康安危。一个又一个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小团队,凝聚并不断壮大着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在逆行中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
广泛宣传,“小媒介”讲好大道理。“出门别忘戴口罩、细菌病毒干瞪眼”“干散一双手、病毒绕着走”,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由县融媒体中心的党员干部牵头组织拍摄制作了更接地气、易记易懂的方言版顺口溜小视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凝聚同心协力防控疫情的共识和力量。在群众当中,与方言版小视频同步发挥防疫宣传效力的还有乡村“大喇叭”。党员干部带头值守的乡村播音室内,通过“大喇叭”用“乡音”把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等内容传达给“老乡”,打通疫情防控信息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村的大喇叭天天响个不停,‘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戴口罩’,我家小孙女都背的滚瓜烂熟了!”拉拉口村年近70的老人如是说到,虽然在信息时代“大喇叭”是一种看起来比较落后的宣传方式,但对于年老体弱,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视频帧帧入眼,喇叭声声入耳,政策字字入心,基层广大群众的防疫意识由此不断增强。
上下联动,“小网格”凝聚大合力。湟源对“疫”线百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实行网格化管理,根据各网格员所在单位、职能、特长分配不同工作岗位,分片包干。以3-5人为一个小组,设立网格长,划分到社区各大网格内,织密基层疫情防控网络,实现对各区域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了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如城关镇党委组织社区党员,设立35个值守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驻守“疫”线的网格员与社区636名党员、志愿者一同佩戴党徽、红袖章,穿梭在城关镇的大街小巷,按照责任区域入户排查,对重点地区来源人员严密跟踪,确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网格员在做好排查登记的同时,深入小区、楼院从线上到线下全方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各网格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构建起部门联动、上下同心的联防联控体系,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