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白衣“战士”为党旗添彩
——青海援鄂医疗队共产党员抗“疫”一线风采
来源:青海党建 日期:2020-02-20 浏览量:
他们是坚定笃行的共产党员。他们是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是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他们是援鄂医疗一线的中流砥柱……
党心不临时,作用不临时
2月12日晚,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第一党小组组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方同志组织召开党小组会议。这是抗疫一线一次特殊的党小组会,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会议采取视频方式进行,并邀请了临时党支部书记刘建华同志参加。
“我们虽然是临时党支部,但是党心不临时,发挥作用更不会临时!”组织委员张方说。首先,由冯金花同志带领大家学习《战“役”关头,习近平向世界发出这些“中国声音”》,家国情怀暖人心,一字一句都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更加坚定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其次,按照临时党支部要求,从援鄂医疗队员中共同推荐出符合发展条件、表现突出、拟作为发展对象的申请入党人员。

会议中,大家积极发言表态,纷纷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誓言,全力提高护理水平,竭诚协助医生诊治。负责整个病区管理工作的冯金花说,“投身防控临床一线,我毫无怨言,一定要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年轻党员候学智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在困难面前,越是需要党员顶上去。”刘佳微说,“作为院感工作者,保护大家零感染,我责无旁贷。”常江说,“救死扶伤是我的初心,出征武汉、完成工作义不容辞。”
危难之际,当有匹夫之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始终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国家危难之际,当有匹夫之责。”这是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共产党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玉红的坚定初心。
春节前1周,李玉红因患突发性耳聋在耳鼻喉科治疗。短暂休息3天后,考虑到呼吸科危重患者较多、人员短缺的实际,她主动放弃休息坚持带病上班工作。而当她得知紧急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后,不顾身体不适、不顾年幼的孩子及年迈的父母,主动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
到达武汉后,她来不及整理自己的行李,就和同事们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准备工作中,搬运防控物资、沟通防控措施、学习院感防控知识,通过2天紧张的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后进驻医院。由于疫情来得突然,她所进驻的这家医院原先是中医院针灸科,隔离区域是临时改造的,各项硬件设施相对简陋。为便于收治患者,她和医疗队其他成员积极配合当地医护人员完成各项物资整理、卫生消毒防护等工作,进驻医院的当天下午就开始收治患者。
所有进入病区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上隔离服、橡胶手套、护目镜、厚厚的帽子和过膝的胶套,这无形中增加了开展医疗工作的难度,但她却毫不迟疑、迎难而上。结合病患实际制订诊治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所有工作她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她说“这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我们医护人员负责”。遇到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她就主动和同事们认真疏导患者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作为一名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了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她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
坚决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童主任你们才出来啊,饭都凉了;你们的衣服都湿了,快换掉,小心着凉!’外围的同事提醒着,我笑着回答‘饭凉了可以热,衣服湿了可以换,但是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是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共产党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童世君工作日志中的记录。
“今天是到达武汉新洲区人民医院的第10天,我们的工作在各位领导及专家组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开展。今天是我和省交通医院肖玉福医生当班。早上7:45,穿戴好防护用品后,我们一起进入病房,同上夜班的各位老师在患者的病床旁,从患者的氧合、呼吸、心率、出入量等各方面系统的进行交接班。”
“接班后,开始了这一轮的八个小时值班。我们再次从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身体状况以及治疗方案等各个方面详细查房,并和援鄂医疗队重症组组长、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主任侯明共同商讨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因为每一位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都具有特殊性,所以等把12名患者全部查完,已是上午的10:30。紧接着,按照查房商讨的诊疗方案实施诊疗措施。”
“11:45,6床患者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心率快、血压高、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我与肖玉福医师仔细查看患者,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检查化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考虑患者病毒性肺炎并发心力衰竭,随即调整了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强心、利尿、无创呼吸支持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氧合状况明显改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看着监护仪上在合理区间的数值,我们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抬头一看时间,已是15点。”
“我们病区的患者大多心理压力较大,部分患者不太配合治疗。其中有一个小伙子,情绪低落,不太愿意配合治疗。我和呼吸治疗师祁珍元、佘小斌等耐心给他做工作,鼓励和安抚他,并积极和他交流,让他意识到我们是非常关心他。经过我们多次的心理辅导,患者情绪逐渐平稳,到第二天时他愿意配合治疗,而且饮食也明显好转,随后的治疗中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和他交流,他的心态逐渐趋于好转,对整体的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他的病情也明显好转了。”
“冬将尽,春可期!”这是童世君同志日志中的期待,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期待。青海援鄂医疗队的共产党员们带着守护健康的使命,与病魔展开生死较量,他们是最美的白衣“战士”,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定会春暖花开,让我们静等所有医疗队员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