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举旗帜 守正创新奏华章

——青海省宣传思想战线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纪实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19-06-18    浏览量: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政治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

  一年来,我省宣传思想战线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根本,以增强专业本领为关键,以锐意创新创造为紧要,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推动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努力为新青海建设凝聚强大思想文化和精神力量。

  “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着力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4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在新闻单位调研时强调。

  “以锤炼‘四力’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3月27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在全省宣传思想战线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会上,通报了全省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实施意见》。

  练就过硬本领 打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

  打铁必须自身硬,绣花还需手绵巧。作为先进思想理论的倡导者、传播者、建设者,宣传思想工作要强起来,宣传思想队伍必须先硬起来。

  “只有走出机关院子、走到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心中,方能练就‘四力’”。从4月下旬开始,省委宣传部由部委会成员带队,机关干部全员参与,组成8个调研组,奔赴青海8个市州和宣传文化系统、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基层大调研活动。为期一个半月的基层大调研活动,让省委宣传部机关干部树立了严谨务实的作风,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开展大调研活动以来,部机关全体干部挤出时间、迈开步子、扑下身子,奔赴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用“脚步读书”,用“实践问道”。临行前,宣传部副部长刘伟不慎崴了脚,但他一瘸一拐,历时10天、行程3000多公里,跑遍了海西州所有县市。

  “宣传党的政策,解开群众思想疙瘩,是办实事;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同样是办实事。”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年近60的副巡视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彦军一行,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给群众讲政策、上党课。

  “只有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心里面装着群众,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以心换心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这次大调研中,文艺处副处长王晓东一行没有在州县停留,而是直接去了几个村子,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同坐一条板凳、同聊一个话题。

  “只有深入基层,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才能真正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用群众身边的典型去说服群众,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调研8天的时间,累计行程2600公里,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新闻出版管理处处长祝萍深有感触地说。

  “一勤天下无难事”。在调研中,大家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通过跑、看、问、记、思,形成了一批带有泥土芬芳、富有真知灼见的高质量调研成果,为推动青海省宣传思想工作的守正创新提供了许多务实有效的思路建议。

  掌握“看家本领” 唱响新时代“好声音”

  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从首都博物馆的大展《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中看到展列的这些文字标题,就能够感受出青海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历史发展特色。从2月28日至6月底,作为承办单位的省文化旅游厅,携手我省13家文博单位的442件(套)精品文物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一带一路”中的青海,这是对青海精品历史文物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青海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现场聆听,深刻体会到了‘两弹一星’精神所蕴藏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力量。”4月24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报告团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在京举行。此次“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走进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我省开展红色教育与宣传推广青海完美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推动“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具体化的一次有益探索。

  增强“四力”要在“望闻问切”上锤炼功夫,切实增强“眼力”。要多看,从对中央、省委省政府工作的落实,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工作理念方法手段创新中看成效找问题。

  “多和基层干部群众沟通交流,在言谈话语中捕捉问题。多提问题,把事情前因后果搞明白,了解真实情况,找到经验和问题。”西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霞介绍道,我们以“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理论宣讲等方式,深入了解广大群众和企业职工需求,教育、引导、服务群众和企业职工,并带领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每周六开展创城宣传和督导工作。

  “只有做到对基层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确保成效客观反映、经验及时推广、典型有序选树,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在守正创新中强起来,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昌说,通过实地基层调研,我们完成了《海北州开展“精神脱贫”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方案》等调研成果,同时还组织媒体深入基层接地气,不断将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向纵深推进。

  练就“几把刷子” 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增强脑力,就是要善于思考,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提高思考能力和抓问题能力,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夫。

  省文联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培训省文联全委会委员、文艺骨干、新文艺群体、文联机关干部等140余人次。以文联各党支部、协会为单位,结合“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将学习习近平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结合起来,提升教育实践效果。

  海东市扎实开展每周一次集体学习、每月讲一次党课、每人每月撰写一篇高质量信息、每人每月下一次基层、每人每月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季度开展一次学习交流研讨、每人每季度读一本书、每人每年撰写一篇调研报告等“八个一”实践活动,努力在求实创新中增强“四力”,在担当作为中提升能力。

  海南藏族自治州宣传部以增强专业能力为关键,深化理论学习,建立完善《中共海南州委宣传部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共海南州委宣传部党支部学习制度》等,以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和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为载体,落实学懂弄通做实要求,增强学思践悟能力。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广泛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主题读书活动,学好用好“学习强国”资源,开展有态度、有组织、有队伍、有管理、有特色、有保障的全员在线学习培训。通过各级各类培训班,深入开展全国全省相关会议精神培训,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

  黄南藏族自治州宣传部借助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各地讲坛及读书会等形式,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拓宽“关键少数”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各级领导的政治定力、理论素养和担当精神,并组织州县宣传系统干部前往青海日报社观摩学习融媒体建设工作,形成媒体融合的框架概念。

  如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本领、增强“四力”已逐渐成为全省宣传思想战线干部职工的前进目标。

  遵循新时代要求 讲好青海精彩故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脚力、眼力、脑力,最终要靠笔力来体现。

  5月9日,省委宣传部印发《在全省新闻战线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的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化理论学习,组织主题培训教育,开展一线实践活动,做好激励引导推介,弘扬崇高职业精神。

  青海日报突出党报“权威责任服务”定位,着力增强党报影响力,开设《增强四力融合发展》、《三江源国家公园蹲点调研》等专版专栏,推出一大批文风清新、生动活泼、饱含真情的新闻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和谐藏区行”全媒体专题采访活动,由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青海法制报、青海藏文报等30多名笔者参与,将采访视角延展到基层一线,生动记录青海儿女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的壮丽史诗,讲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青海故事。

  作为省级广播电视主流媒体,青海广播电视台在各频率频道、网络端微开设专栏专题,撷取最鲜活的素材,捕捉最真实生动的镜头,发掘最真诚的故事。精心策划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蹲点调研采访活动,12名笔者组成的全媒体笔者团队,围绕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选题,分赴果洛州、格尔木市、纳赤台兵站等地进行为期15天的蹲点调研采访。

  作为省级重点新闻网站,青海新闻网充分发挥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优势,及时增设专题专栏,加大原创力度,创作推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作品。同时,编辑笔者主动走进基层,深入青藏兵站、青海油田一线蹲点采访,用鲜活的故事和典型事迹,通过网站、“学习强国”青海平台、青海新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头条号等全媒体矩阵,做到同步发声、同频共振,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更接地气。

  风好扬帆正当时,起航破浪再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宣传思想战线将切实承担起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砥砺前行,为建设新青海、共圆复兴梦想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