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 ​解民忧 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4-01-18    浏览量:

  “火车站街道幸福社区二楼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了由休息室、图书室、娱乐室、保健室、谈心室、厨房等功能室组成的‘幸福驿养站’,体验了几次后,确实不错。我们住在附近的老年人享福了。”对辖区75岁的张大爷来说,去“幸福驿养站”是件开心事儿。

  为辖区老年人、残疾人、特困人群的实际需求“把脉开方”,打造家门口有温度的“幸福驿养站”,是西宁市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的一个缩影。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委强化“抓好检视整改这一关键环节,既要‘伤筋’还要‘动骨’更要触及‘灵魂’”的认识,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以动真碰硬的态度排查解决突出问题,把一个个“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真查实改

  检视整改上突出“严”

  西宁市以问题为牵引,把大胆“查”问题作为工作起点、主动“晒”问题作为思想燃点、全力“改”问题作为实践落点,在真查实改上下功夫,以检视整改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西宁市聚焦中央和省委关于主题教育6个方面突出问题的检视要求,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累计检视问题301个,同步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930条,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采取“调度推进+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方式,整改销号298个,整改率达99%。坚持“小切口、实举措、准发力”,指导基层党组织广泛收集党员群众普遍反映、诉求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检视查摆问题7634个,制定针对性措施16938条,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整改率99%的背后,凝聚的是踏石留印抓整改落实的决心和恒心。

  坚持从纠治学风入手,将理论学习与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研究制定检视整改“施工图”和“计划表”,立起了鲜明导向;

  坚持奔着问题去,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检视查摆问题,着力从检视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在整改措施的实效性上检视反思、找差距、抓落实;

  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按照“时、度、效”要求,压茬推进,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群众不满意不罢休,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民呼我为

  解决群众身边“小事”

  “大厅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及态度还有差距。”

  “在主动延伸服务端口、面对面听取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主动把脉企业和群众需求,拓宽政务服务渠道,高标准、严要求抓便民利企措施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行政审批局坚持问题导向,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政务服务的第一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整改整治的试金石,局效能监察科会同政务服务管理科、投资管理科认真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工作。

  问题整改期间,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作风纪律、到岗情况等开展日常巡查61次,发现“西宁评议”二维码牌、“暂停服务”牌摆放不规范、评价器未开启等问题31次。

  查问题、早纠正、早提醒……这样的问题整改进行得实实在在,推动西宁市行政审批局干部作风再转变、服务效能再提升——

  坚持“领导带头+一线工作法”,在市民中心一楼设置“领导接待窗口”,制定市民中心“党建联盟”领导轮值接待安排表,按时开展轮值接待工作;

  认真受理回复12345便民服务热线承办事项,每月定期通报政务服务平台办件及“好差评”评价情况;

  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助协调解决事项办理过程中的“疑难杂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作风建设和服务效能双提升;

  健全完善市民中心自助服务区功能,在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公开242项自助服务事项办理目录,进一步拓展市民中心自助办理终端可办事项范围,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自助办理服务;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完成部分事项申请的“帮办代办工作台”,10大类52项事项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帮办代办,问题整改期间,帮办代办各类事项1300余件……

  如今,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切实为政务服务提速度、涨温度。

  民需我应

  解决制约发展的“大事”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后新建的商品住房逐步老化,维修资金的使用金额明显增加。广大业主对维修资金的使用、管理、结余等情况越来越关注……

  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群众关注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带着问题去调研,又通过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赴南京、杭州开展专题调研,实地察看并召开座谈会,学习南京、杭州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系统、了解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系统及运行情况。

  实地察看南京、杭州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系统、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及办理方式。对比西宁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

  “根据《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西宁实际,起草《西宁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新办法的修订,将简化维修资金使用流程,降低开发企业长期占有并挪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风险,保障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备的维修和正常使用,进一步确保广大业主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通过与西宁市政府签订采购合同,对现行维修资金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调研修改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程序,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优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线上申报、审批流程,让群众少跑路,实现维修资金业务的高效化、智能化和便民化服务。 (记者 张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