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推动平安西宁建设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3-12-28 浏览量:
本报讯(通讯员 吴生君)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稳疆固藏”和“三个更加重要”重大要求,以平安建设“十个一”为引领,以书记抓抓书记、具体抓抓具体、常态抓抓常态为方法,以见事见人见思想见作风为导向,部署开展深化平安西宁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夯实基层基础,固牢底板底线,着力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隐患问题,更好地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维护稳定、服务群众,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坚持高位推动 责任落实“再聚焦”
坚决扛起省会城市平安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横向覆盖55个市直部门,纵向贯通各县区、园区的平安西宁建设组织架构,制定出台配套制度文件,议平安、积大安、为长安,从顶层设计上建强了平安西宁建设的“四梁八柱”。市委主要领导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高站位、亲谋划,强统筹、督落实,以思想作风、能力素质、观念意识三个转变和提升为引领,先后3次召开常委会会议,统一思想认识,专题研究贯彻落实省委“十个一”工作要求具体措施,审议相关配套文件,2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深化平安西宁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对全市各层级各领域开展全面系统的“总动员”。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带着问题、直奔一线,深入基层开展“四不两直”督导调研,摸清症结,打通梗阻。市委平安办13次召开专项推进会,专题调度平安建设重点任务,及时发现问题,倒逼责任落实,全面压实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责任链条。
突出建章立制 工作体系“再优化”
坚持问题导向、强基思维,按照省委要求并结合市情实际,制定深化平安西宁建设“千分制”考核办法,细分形成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公共安全等9大类87项考核指标,明确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确保步调一致、各有侧重,从全层级各领域明确了工作的“指挥棒”,配套出台半月调度、季度评估、半年测评和信息报送等4项制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节点有步骤有序推进,夯实了平安建设基础制度保障,以刚性制度形式解决平安建设“谁来抓”“怎么抓好”的问题。紧紧扭住“指挥棒”和“责任链”,创新推行“四督一促”跟进调度机制,组建由市级领导带队的10个平安建设督导组,抽调各单位精干力量,深入各县区各部门开展调度督导、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深入排查苗头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症结,强力跟踪问效,帮助破解难题。深化半年测评和季度评估机制落实,先后2次安排排名靠前和靠后的地区和单位,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和表态发言,激励倒逼各地区各部门整改提升,全面拧紧了“条专块统建平安”的责任链条。
注重统筹发力 治理能力“再提升”
坚持全面织牢基层社会治理网底,建立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民情民意定期收集等制度机制和“打防管控建教”六位一体工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并发挥作用。“两队一室”“邻里牵手”“铁路护路联盟”“四调阶梯解纷”“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西宁特色的社会治理新实践蔚然成风,“枫桥经验”西宁化新样板不断丰富和发展。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新阵地,建立健全以舆情为先导的问题发现和处置机制,推动舆情处置闭环管理。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实行信访事项“战区制、主官上”,包案化解、提级督办、源头治理,解决了一批钉子案、骨头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整治治安乱点乱象,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市县乡村四级综治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全面贯通并实战应用,完成2673个综合网格、503个专属网格精简调整工作,为178名专职网格员落实薪酬保障,全市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强化工作成效 民意导向“再凸显”
坚持把群众评价和口碑作为检验平安西宁建设成效的“表决器”和“晴雨表”,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领题式、蹲点式、督查式、解剖式调研1075次,梳理堵点淤点问题815条,提出工作措施933条,带动全领域各层级在学思想、解难题、建平安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源头治理和事前预警,实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通过企业自查、部门检查、属地督查等方式,全方位、全领域开展“城市安全体检”,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应对处置突发灾害中,迅速启动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组织调度应急救援力量,全力做好搜索救援、转移群众、灾情核查、物资发放、道路清淤和现场警戒等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入开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安全生产大督查大整治,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民爆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铁路护路联防连续14年无重大涉路案事件,全市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