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决“急难愁盼”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1300余吨滞销菜变成直销菜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3-12-18    浏览量:

  “多亏政府帮忙想办法,让滞销的蔬菜有了出路,不然我们这一年都白忙活了。”看见蔬菜有了销路,大通县新庄镇尕庄村村民终于舒展眉头,露出了笑颜。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针对天气对蔬菜稳产保供的影响,大通县各级党组织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出题我来解”“点单帮办”等活动载体,分析蔬菜生产、运储和销售方面的困难,党群合力、多措并举,以直销蔬菜、以购代扶、消费助农等方式让1300余吨“滞销菜”变“直销菜”,解决农户“急难愁盼”,切实做到办好一件实事,温暖一片民心。

  “菜园子”直通“菜篮子”

  初冬的暖阳洒在大通县新庄镇,一堆堆翠绿的青椒、一把把鲜嫩的上海青、一颗颗火红的西红柿……各种新鲜蔬菜堆满了尕庄村党支部书记韩文寿家的院子。“眼看进入深冬,这些滞销的蔬菜成了我最大的心病,幸亏有大家帮忙,不然今年就白忙活了!”韩文寿一边装菜一边说。

  新庄镇尕庄村共有蔬菜温室大棚117栋,今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56户种植户积极发展蔬菜产业,种植青椒、小油菜、萝卜、西红柿等,迎来了大丰收,但是随着深冬的到来,受产销信息不对称、全国市场周期性波动等因素影响,农户们非但没有了丰收的喜悦,反而因蔬菜滞销愁得睡不着觉。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干部们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把所学所悟转化为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驻村第一书记陈世彪与驻村工作队员许卫林、周全厚召开滞销蔬菜“碰头会”,一场蔬菜销售“攻坚战”拉开了帷幕……

  经驻村工作队多方努力,好消息终于传来:省、市邮政公司通过省邮政销售电商平台助力销售青椒1.5吨,销往全省24个县(区)。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解决脱贫户滞销蔬菜,向青海大学及校属32个食堂销售青椒、上海青、萝卜、西红柿等蔬菜10吨,收入4万余元。“滞销”变成了“直销”,有效解决了蔬菜销售难、销售价格低问题,进一步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

  “以购代扶”通销路

  “土豆1200斤、粉条500斤、牛肉150斤、酸奶20箱……”大通县极乐乡崖湾村村委会摇身一变成了热闹的“菜市场”,青海省民族语译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村“两委”干部一笔一笔统计着当天购买的农产品数量,脱贫户将农产品打好包装并装车运送,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个个干劲十足。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通县极乐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驻村工作队“关键少数”作用,积极与帮扶单位对接,采取“以购代扶”的方式,将极乐乡土豆、粉条、酸奶、牛肉等1吨特色农产品“直销”至帮扶单位机关食堂,架起了派驻单位与驻地乡村的桥梁。同时,为“爱心积分超市”捐赠手电筒、电插板、洗洁精等日用品300余件,协调市残联、红十字会为村民送去爱心轮椅、助听器等物品,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排民难、纾民困,打通结对帮扶“最后一公里”。

  干部下沉解决“销售难”

  “你负责将挖出来的葱整理整齐,我负责捆扎成墩……”

  “这葱又白又直,真好看,我要买100斤……”

  “大姐你的付款码给一下,我扫码支付……”

  在大通县东峡镇元墩子村实践活动现场,大通县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们化身“推销员”,帮助农户推销蔬菜。

  入冬以来,大通县大葱、甘蓝等露天蔬菜市场价格普遍偏低,导致农户销售困难,为切实解决种葱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发挥好行业帮扶责任,大通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党员我先行 助农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组织12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化身蔬菜“推销员”,通过党员帮干、以购代扶的方式,身体力行帮助农户售出大葱10吨,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农户急难愁盼问题。

  此外,大通县动员蔬菜种植大户进行批发零售,蔬菜销售量达850吨,组织18家种植青稞合作社与青海尚康青稞加工企业签订产销收购订单860吨,切实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以办好民生实事彰显主题教育实效。

  (记者 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