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西区积极探索“党建+夜市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助力城西区夜间经济蓬勃发展,有效带动了就业创业,丰富了市民生活,促进了商业繁荣,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10月22日,在力盟商业巷、唐道·637等重点夜市区域创新设立“暖心驿站”等实体阵地24个,整合市场监管、消费维权、政策咨询、应急处理等功能,为摊主和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近年来,城西区注重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推动党组织触角向夜市经济延伸,把战斗堡垒建在夜市一线,把先锋力量聚在摊位周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各级党组织主动靠前服务,积极为夜市经营主体排忧解难。市监、城管、发改、消防等部门“组团式”深入商圈开展联合审批43次,在夜市集中区域设立“党员服务岗”,简化登记注册流程,累计为500余户夜市经营主体快速办理证照,实现服务“零距离”。
依托商圈党建联盟、楼宇党组织或社区党组织,在力盟商业巷、唐道·637等重点夜市区域创新设立“暖心驿站”等实体阵地24个。如,唐道商圈“夏都红骑手”爱心驿站配备饮水机、充电设备、急救药箱、微波炉等便民设施,日均服务外卖小哥、夜间经营户超百人次,成为夜市温暖的“红色地标”。普遍推行“党组织+党员+志愿者+管理员+摊主”“五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由属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吸纳市场管理方党员、商户党员、辖区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组成夜市管理服务团队,划定党员责任区,开展轮流值守,指导夜市区域成立自治组织,制定文明经营公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营造公平有序、文明诚信的市场环境。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活动,在夜市党员经营户中广泛设立“共产党员示范岗”“党员诚信经营户”标识,引导党员摊主带头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维护环境、奉献社会,示范带动辖区广大夜市商户文明守法经营,擦亮“红色诚信”夜市经济品牌。(希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