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中区坚持“四办” 畅通百姓“心路”
来源:中共西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日期:2021-08-12 浏览量:
城中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史学到心头里、实事办在心坎上”为目标,不断深化便民利企举措,提供各项便民利企服务,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简易办”,服务群众更舒心。全力推行“网上办”“不见面”审批、“一证通办”等政务服务新模式,让办事群众和企业“省时省力”。依托青海政务服务网,发布区属22个部门459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进“不见面”审批事项28项,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证通办”6项,企业设立时间缩短为1个工作日,企业变更、注销时间缩短为3个工作日以内,《食品经营许可证》时间缩短为1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迁入(迁出)、补照、换照、司法冻结、股权出质和个体营业执照名称核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实现即时办结,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能。坚持“辅助办”,服务群众更暖心。优化政务服务,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办事“难题”迎刃而解。设立“老年人服务岗”,由专人负责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指引、领办、帮办等细致的服务。累计“一对一”服务老年人400余人(次)。创新帮办协办举措,设立辅助帮办区,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全流程暖心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累计协办填写各类表格1643次,指导企业登记注册身份验证4533次。进一步改进窗口工作作风,实行《城中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制度,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监督工作机制,倒逼工作人员强作风、促廉洁、提效能,服务群众窗口满意率达到99.8%。坚持“上门办”,服务群众更贴心。立足岗位实际,坚持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运用“互联网+人社”的信息化建设平台,成立“人社局红领先锋志愿服务队”,以退休人员年龄、困难群体标识为依据确定上门认证人员名单,主动联系退休人员本人及其家属,提前预约上门时间,实地上门入户开展资格认证工作,切实帮助退休人员解决待遇领取问题。区就业服务局深入各类企业提供岗位、补贴、培训等政策讲解,实现全程帮办、上门帮办服务,精准帮扶重点企业复工达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特殊群体开通“容缺办理、代办帮办”的绿色通道,积极为残障人士、孕妇提供预约上门、送照上门服务,实现办照“零跑腿”。坚持“就近办”,服务群众更尽心。以便民利民为工作导向,大力推行“就近办”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切实把好事办实。区社会保障局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业务延伸经办服务,打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社保服务。截至目前,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变更、缴费档次变更、人员增减等基础业务已实现“就近办”。区医疗保障局开辟“两病”绿色审批通道,全面取消“两病”参保患者办理申报、审核、办证等办理环节,参保患者经定点医疗机构确诊鉴定认定为保障对象,即可享受“两病”门诊用药待遇保障,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拿到慢性病医疗证,医疗证信息修改及补办在各卫生院就近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