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跨越时空的“深度握手”——2021年西宁市“京青专家服务活动”侧记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1-09-08    浏览量:

  “近年来,我市借助‘京青专家服务活动’这一平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已成为柔性引才工作的一大品牌……”近日,在省委组织部的大力协调下,年度“京青专家服务活动”如约而至,实现了西宁市与北京、省内专家的又一次“深度握手”。

有针对性提出良种选育方向及应用研究目标

  韩莹琰——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服务单位是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连日以来,她克服海拔高带来的不适,全身心活跃在基层一线。在生物产业园区蔬菜育种基地、湟中区田家寨镇新品种引进繁育基地等处,韩莹琰细致了解了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当前开展的地方特色紫红色胡萝卜、鸡腿红葱、乐都长辣椒种质提纯、资源创建、良种繁育及相关试验工作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蔬菜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存在的资源创建方法、留存方式及选育方向等方面的短板和疑惑,进行田间交流讨论和释疑解惑,为胡萝卜、鸡腿红葱、乐都长辣椒后续选育方向和方法,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期间,重点针对当前开展的胡萝卜种质资源鉴定、焰红2号胡萝卜、鸡腿红葱等地方特色蔬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及良种繁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育方向及应用研究工作建议。

悉心指导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

  “要及时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开设专线急救电话、远程心电传输、快速检验系统,开通先救治再交费的绿色通道等,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的理念,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及时有效的综合救治……”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主任医师陈礴为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出了“良方”。在指导服务期间,陈礴首先从“建设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完善胸痛中心流程运作”“执行精确数据管理”和“提高胸痛相关疾病救治效率”四个方面开展培训,为医院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和日常业务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培训会结束后重点就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开展了座谈。他指出,在实践过程中,胸痛患者往往需要第一时间就医就诊,在提升胸痛中心医疗质量、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还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健康宣教工作,多措并举,合力推进医院国家基层胸痛中心标准认证工作取得新进展。

手把手帮助提升妇科肿瘤诊疗水平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妇科主任张晓兰是一名“老专家”。一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她便参加了医院妇科的晨交班,在大致了解了妇科病区的病人情况后,第一时间和妇科医生一起进行科室大查房,全面了解每个病人的病情诊治情况,并对重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提出合理化治疗方案。此间,针对1例卵巢癌、1例子宫内膜癌和1例宫颈微偏腺癌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开展《卵巢癌规范化诊治的最新进展》全科授课1次,系统解读和交流卵巢癌诊疗规范指南新进展和工作经验,有效帮助妇科医护人员提升了卵巢癌治疗理论水平。指导医院妇科完成腹腔镜下左侧卵巢囊肿剥除+双侧输卵管积水切除+盆腔重度粘连分离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盆腔粘连分离术、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重度粘连分离术、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等5台手术,使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肿瘤诊疗水平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倾力打造具有河湟特色的开幕式文艺演出

  “湟源县历史文化深厚、传统技艺有基础有特色,文旅融合大有可为。”省文化馆选派的副研究馆员多杰吉这几天一直在湟源县文化馆,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密接触”。眼下正值湟源县排灯艺术节筹备期间,她在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后,带领工作人员在丹噶尔古城内展示新研发的精品传统手工排灯,多角度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和无穷魅力。为切实增强指导服务成效,她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帮助县文体旅游局以湟源县历史文化为背景,精心策划、倾力打造了一台以“赏河湟灯火、品丹城美食、游生态湟源”为主题的开幕式文艺演出,整个演出以灯光秀搭配水雾、音乐等元素,动态演绎丹噶尔古城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让丹噶尔古城散发出时尚耀眼的光芒……。

全方位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张照涛是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在指导服务期间,他与城北区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就“全过程绩效目标管理”进行座谈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预算绩效事前、事中、事后及重大项目绩效评估等工作进行详细讲解和阐释,取得积极成效。为提高部门整体预算绩效水平,城北区财政局组织辖区11家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与张照涛进行“面对面”交流咨询,重点就预算编制和项目绩效目标填制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提问,张照涛耐心细致地进行答疑解惑,就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中项目库的建设、项目入库填制的项目测算明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等7张表格进行现场指导,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和完善措施,并对2022年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审核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和操作程序建议。

  “一次西宁行,一生西宁情”。参加2021年度西宁市“京青专家服务活动”的各位专家们不仅依托自身精湛技艺帮助解决了实际问题、培养了一批“本土化”人才,为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与西宁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们期待着明年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