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做、实、融” 展现“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来源:中共西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日期:2021-08-10 浏览量:
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委宣传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办事解难题”,突出“学、做、实、融”,扎实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践行“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突出“学”字引领,强化思想建设。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创新方法载体,先学先悟先用。将“四史”纳入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的必修课,认真落实部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四项机制”,通过重点书目“一月一读一点评”、专题学习“一月一题一活动”、党史知识“一日一学一季测”、专题党课“季讲月讲每周讲”,夯实理论基础。丰富学习形式,共建共学共进。充分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作用,落实送学上门、送教上门,为6名离退休干部赠送党史学习书籍24册,督促离退休党员干部“学习不掉队”。指导支持联点村、社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配发必学书目,组织学习研讨和专题讲座,参观党史教育展馆,观看红色影片等,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了党史学习教育书籍少、资源少、人员弱等问题。坚持以上率下,促教促学促行。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党课人人讲”活动,主要负责人先后赴西路军纪念馆、城北区陶北村、城西区文成路社区等18家部门单位讲党课,支部党员以“微党课”“党课”形式分享学习收获,真正让党课走近党员干部群众身边、融入党员干部群众生活。
突出“做”的导向,丰富活动内容。分门别类定制学习教育、组织生活、宣传宣教、实践活动等4大类“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必选”,以基层党组织活动需要为“自选”,采取“必选+自选”方式充实内容,丰富形式,确保党日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党味”十足、能接地气。“情景教学式”主题党日。充分利用各类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先后赴市智慧党建体验中心、市委党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室、城北区党史馆参观,重温入党誓词。联合海晏路社区党总支开展“学党史、悟初心”红色电影观影、“擦亮红色印记担使命、凝聚百年初心庆华诞”活动。“文艺体验式”主题党日。联合市文联、人民公园等8家单位创作“永远跟党走”主题快闪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全市获得中央、省、市级荣誉的先进个人和艺术工作者共同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文艺表演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现场竞赛式”主题党日。联合城西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报驻青海站、省第八地质勘察院和中国银行西宁市分行开展“学习百年党史、弘扬伟大精神、凝聚宣传力量”主题党日活动,以交流研讨、知识竞答的形式,检验学习成效。通过学有方向、做有内容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让“主题党日”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强化纪律的“练兵场”、深化作风的“实践课”。
突出“实”为保障,服务群众需要。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建立健全联点村、联点社区共建共享服务机制。聚焦群众需求承诺。结合“双帮”、在职党员“双进双联四服务”工作,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定基层组织建设、民生实事、群众服务等10个承诺事项。聚力基层阵地建设。筹措资金,实施拉尕村村“两委”办公用房锅炉改造工程,有效改善村级服务中心办公用房取暖问题。协助海晏路社区,以文化公园群星广场为主阵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建设公益广告宣传阵地2处,积极推送社区在幸福养老食堂、教育医疗卫生、社区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聚责群众服务落实。组织党员赴海晏路社区进行爱卫创城知识宣传,全面清理社区老旧楼院乱堆乱放、死角垃圾、小广告等,协调解决地下室漏水问题,督促商户落实“门前六包”。深入拉尕村宣讲惠农惠民政策,送上文艺演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6户,发放爱心有机肥154袋。组织25名老党员老干部参观西路军纪念馆、湟中区卡阳村,落实慰问物资4.35万元。累计走访调研130余次,完成承诺践诺办实事事项5件、“微心愿”28个,有效解决了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突出“融”的效果,营造浓厚氛围。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结合,持续加强理论宣讲、内外宣传、文化文艺、文明创建等工作,深入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全方位扩充学习资源。梳理全市15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红色教育资源台账,为党员干部提供第一手学习资料和资源。充分挖掘西路军纪念馆、湟源县小高陵党性教育培训体验基地、中庄村党史馆、红军小学等红色资源优势,开展现场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宣讲,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打造红色影厅24个、城市书房15家,联合奥斯卡(大象城)影城举行红色主题影厅揭牌暨红色电影展播启动仪式,为全市177个社区和33个村配发了文化设施设备。全覆盖抓实宣传宣讲。充分调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百姓话廊”、党课讲师团等宣讲力量,组建民兵文艺宣讲团、退役军人“红色宣讲队”等宣讲组织,深入基层开展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十进”宣讲活动,运用“宣讲+文艺”“宣讲+网络”等方式宣讲1630余场次,受众10.7万余人次。举办红色文艺轻骑兵巡演、红色经典电影放映、红色全民阅读活动、职工群众书法篆刻作品展等群众性文艺活动3000余场次。全媒介呈现奋进形象。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性教育基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等平台作用,加大与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的沟通衔接,多时段大版面展现“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鲜活事例和典型人物,累计刊播重点稿件15.5万余条,营造了全市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