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升级!建设更具活力大西宁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1-08-07 浏览量:
到“十三五”末,西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3亿元,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
迈入全国创新型城市行列,动力锂电池、高性能碳纤维、微孔铜箔等国际国内领先的“高精尖”风生水起;
全国三分之一锂电池出自西宁;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成为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小高地”;
……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夯实了基础。
做强西宁服务全省
“对企业而言,去产能势必带来阵痛,但只有通过去产能才能促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好转,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恢复。”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我市青海鑫诺光电、国电投等一些企业对融入供给侧改革并获得实惠深有感触。淘汰粗钢、碳化硅等落后产能180万吨,企业并购、转型和重组,工业品去库存、上下游产业有效对接,为小微企业不断减免增值税、所得税,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税费成本,激发产业发展能力,并鼓励社会主体创新创业……围绕淘汰落后产能、降低企业税费成本、鼓励创新创业、打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西宁样本”的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之路中的最亮绿色,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初显,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据悉,“十三五”期间,西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全体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分别突破百亿、三百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77.27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
高精尖在西宁异军突起
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的2万吨碳纤维项目落地并加快建设,全国首个光伏智能工厂200兆瓦N型电池项目投产,突破微孔铜箔研发技术并实现量产,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诺德铜箔技术国际领先,金诃藏药、康普生物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能源电芯核心生产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泰丰先行成为世界最大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锂电池产能达到全国总产能三分之一……这些深藏在我市各个园区的“高精尖”,正是我市新型产业体系转型增效,创新机制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发力的集中体现。
同时,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4.4%和19.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4.7%。今年我市引进实施丽豪高纯晶硅、阿特斯直拉单晶硅棒、比亚迪刀片电池等重大项目,高景直拉单晶硅棒项目从开工到试产仅用93天时间,创造了“高景速度”,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 西宁温度”。
省会隆起,全省受益,当前正是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倍感振奋。西宁将围绕培育“四种经济形态”,推动“四地两体系”建设,继续全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注入强劲动力。